学习天地
首页 > 学习天地 > 文章详情

有一种坚持叫放弃

发布者:时间:2010/12/27

有一种坚持叫放弃

朱铁志

  人生在世,要善于坚持,也要学会适当放弃;要自强不息,也要学会适时示弱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学会适当放弃比坚持更难;做到适时示弱,比总是要强更不容易。难在哪里?难在面子上过不去;难在分不清哪些值得坚持,哪些可以放弃,何时需要自强,何时可以示弱。
  俗话说的“忍一层天高地厚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老庄哲学里强调的“柔弱胜刚强”,其实都是“放弃”和“示弱”的意思。在斗争哲学盛行的年代,我们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简单归于“荀且偷生的资产阶级活命哲学”。其实这与“资产阶级”何干?与“荀且偷生”又哪里扯得上?它是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切感悟,是从“水滴石穿”中发现的人生大道。
  绝对真理只存在于黑格尔的观念哲学中。现实世界中,真理往往具有相对性,只在一定的时空中有限地存在,因而坚持真理同样具有相对性,具有先决条件。要求一种思想观念永远正确,放之四海而皆准,本身就不是一种理性精神,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。当然,强调真理的相对性,不是要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,不是要制造神秘主义,不能因为万物皆变、万物皆流,而否定事物的相对稳定性,而为自己的缺乏理想信念、左右摇摆不定寻找借口。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,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;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,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在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判断上,必须时刻明确我们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。这样一些真理性的认识,毋庸置疑必须无条件坚持。这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,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高度共识。
  而在具体工作和实际生活中,只有那些称得上原则和准则的东西需要坚持,只有那些涉及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东西需要固守,其他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可以适当放弃的。一个人如果在任何时候、任何地方、任何问题上都争强好胜,其结果,必定一败涂地。道理很简单,人不可能时时、处处、事事强于他人,勉为其难,只能自取其辱。
  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学会放弃和示弱。这种放弃和示弱不是软弱无能,而是一种实事求是,一种人情练达,一种超脱和智慧,一种尊重别人、保护自己的明智之举。它需要胸怀和气象,需要见识和水平,需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,需要洞悉何所能何所不能的界限,需要甘于人后的雅量和气度。
  不少貌视真理的东西,其实都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欺骗性,甚至是打着真理旗号、披着真理外衣的冒牌货,也就是说并不值得正直的、有见识的人去坚持。人们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固执地坚持自认为真理的东西,其实并不是多么看重真理本身,而是坚定地维护自己可笑的虚荣和面子。之所以说“可笑”,是因为他们所坚持的所谓“真理”到底是什么货色,其实还是个问题。这种坚持的结果,是“真理”没有越辩越明,很可能还伤了同事的和气、破坏了朋友的友谊。争辩之后,人们记住的只是彼此的伤害,而丝毫无益于理性的长进和“真理”的明晰。在思想观念相互碰撞、价值观念多元共存的时代,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,多一些求同存异,少一些自以为是、少一些非此即彼,少一些你是我活。
  坚持什么、放弃什么,何时要强、何时示弱,人们会有自己的标准。但这种标准不应该成为一种绝对的主观标准,而需要一定的客观性。其中最基本的一条,就是不能伤和气。和为贵,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处世哲学,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略的一个基本着眼点。经历过无畏争斗的人、经历过痛苦磨砺的人,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  有的时候,学会妥协和放弃,其实就是学会以退为进,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,懂得示弱的道理才能真正自强不息。套用一句眼下时髦的话语,叫作“有一种坚持叫放弃、有一种要强叫示弱,有一种严厉叫宽容”。而那些信奉“不蒸馒头争口气”的人,结果往往是“一口气”没争到,馒头也丢了,聪明人不应该做这样的蠢事。